2017年5月1日,郑州市卫生计生委印发了《郑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综合监管的通知》(郑卫办〔2017〕85号),率先提出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置法制监督科,明确分管领导,选拔专职人员具体负责。目前,全市93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成立了法制监督科,规范执业行为、诚实守信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一创新监管模式被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列为2018年全省监督十大创新工作之一。
一、主要目的
一是明确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责任主体。进一步明确医院是依法执业的主体,院长是依法执业第一责任人。各医疗机构要守住依法执业底线,全面提升依法执业水平和能力。二是显著提升学法懂法守法意识。全体医务工作人员树立学法、懂法、守法意识,做到人人“心中有法、心中有患、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三是加强医疗机构信用管理和行业诚信作风建设。通过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和“诚信建设进医院”活动,提升全体医务人员诚信理念,弘扬守信契约精神,以诚信服务于民,让老百姓放心就医。
二、法制监督科职责:
(一)列席重大决策集体会议,做好重大决策和重要文件制度的合法性审查。
(二)制定医疗卫生健康法律法规和诚实守信教育宣传、培训及考核计划,督促相关科室做好法律法规和诚实守信宣传、培训、考核及咨询工作,提高全院职工依法治院、依法执业、诚信服务意识。
(三)审查本单位所开展诊疗项目是否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许可内容相符,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四)对医院卫生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进行合法性审查,提出审查意见。
(五)按照卫生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和要求,审查本单位执业行为是否规范,是否与诚信建设相符,及时纠正违法违规及失信行为。
(六)对医院新业务、新技术、新设备事先进行合法性审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七)对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情况进行监督;
(八)配合卫生监督机构对医院的执法检查,负责跟踪有关问题的整改。
(九)加强诚实守信教育,开展“诚信建设进医院”活动,提高医务人员诚实守信理念,以诚实守信服务于民。
三、法制监督科六项制度
(一)信用承诺制度:根椐医疗机构行业特点、执业行为规范和监管要求,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签定“医疗机构诚实守信承诺书”,公开向社会承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不哄骗和损害患者利益,加强医疗机构诚信自律,建立诚信经营长效机制,让诚实守信成为全体医护人员共同的理念和行为准则。
(二)培训讲评制度:针对《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医疗卫生健康法律法规和信用建设相关知识,制定学习培训计划,每月选择一项重点,组织领导班子及全体医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开展“一月一主题、一季一评比”、“诚信建设进医院”活动,不断提高法治、诚实守信意识,提升依法执业水平。
(三)新业务审核制度:组织相关专家审核新业务是否通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是否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备案等,禁止医疗机构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由专人负责《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效期管理,及时校验,确保所开诊疗科目与登记一致。
(四)医务人员资格审核制度:审核医务人员是否持有相应的《医师资格证》,重点审核新入职医技人员。确保全体医、药、护、技人员持证上岗,合法执业,严禁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五)督导检查制度:端口前移,制定详细、全面、可操作的自查自纠计划,加强法制监督、医务、护理、院感等部门协作,通过专项检查、联合督导、定期与抽查相结合等形式,多部门、多方法、多渠道进行依法执业、诚实守信专项自我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进行整改,并跟踪问效。
(六)总结报告制度:法制监督科针对本单位开展的依法执业学习宣传、自我监督检查、“一月一主题、一季一评比”、“诚信建设进医院”活动等工作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总结经验、剖析问题、查找不足。
四、取得主要成效
(一)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和诚信意识进一步增强。通过法治宣传、诚实守信教育,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法制意识、诚实守信理念显著增强,特别是领导班子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提升明显。医院是依法执业责任主体,院长是依法执业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深入人心。
(二)信用管理工作初显成效。坚持行政审批、行政处罚按要求向社会公示;打击黒诊所,实行“黒名单”制度,并向社会公示;建立医疗机构及执业医师、护士等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强化惩戒收受贿赂、过度诊疗等违法和失信行为,信用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三)医护人员执业行为规范有序。通过落实依法执业主体责任,医疗安全管理得到加强,医疗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医务人员道德修养和素质修养不断提升,坚定职业操守,严守法律底线,规范执业行为,践行诚实守信成为医务人员的共识。2018年违法违规案件数(287件),较2017年(366件),明显降低。
(四)学法懂法守法意识显著提升。一方面强化全员培训,各医院制定了详细的培训、督查计划,重点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另一方面注重岗前培训,针对新入职工作人员重点进行岗前培训,将规范依法执业行为列入岗前培训重要科目,牢固树立依法行医的职业意识,要求工作未上岗,思想先上岗,筑牢依法行医,规范行医,防患未然的“防火墙”。
(五)自我监管能力不断提高。严肃自查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帮助全体医务工作人员树立学法、懂法、守法意识,做到人人“心中有法、心中有患、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六)守信激励机制有效开展。在全市推行“信易批”、“信易监督”、“信易医疗”守信激励机制,一是“信易批”。结合实施信用承诺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守信主体在申报材料不齐的情况下实施“容缺受理”等便捷审批服务,加快办理进度。二是“信易监督”。各级卫生计生监督执法部门注重运用信用信息,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根据监督检查对象的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分类,对符合条件的诚信企业,除国家规定的“双随机”等法定监督检查外,在日常检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中减少、优化检查频次。三是“信易医疗”。为郑州市户籍被评为国家省市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和中国好人在医疗服务方面优先安排。
主办:睢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睢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电话:0370-8115728 传真:0370-8115728 邮箱:sqsxxyb@126.com
技术支持: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备案号:ICP备05018147号